2010/09/06

《蝸居》與「小飛俠現象」

2009-12-20 星島日報 A14, 周日來論, 簡志偉

內地社會實況劇《蝸居》熱爆網絡,筆者仍未有機會看,但不得不承認,對社會民眾的敏感度,中國的電視台愈來愈敢挑戰底綫,反而香港繼續以「爭產內鬥」為主題,樂此不疲。




退後一萬步想,值得思考的除了是傳媒生存外,還有甚麼?



紐約、東京、台北、上海等,與香港有何不同?相對其他「國際城市」,香港「流動人口」比例明顯偏低。



本文所指的「流動人口」不是指菲傭(因他們有很多工作的限制),比較接近本文討論的,是內地的「民工」或「打工妹」等,由較落後的鄉郊到城市,希望找到更好的經濟發展(相對菲傭,他們有更多就業選擇)。這現象並非中國獨家,每個國家的較發達地區,均有此現象。



「流動人口」刺激租務市場



當然,香港有先天的歷史因素,在人口政策有其獨特的天然屏障,我們奉行「嚴進嚴出」的政策,外來的勞工不易進來,而大部分的移民配額均以(官方稱)「家庭團聚」的理由來支配。



自由主義者當然支持「寬鬆」的「流動人口政策」,試想想,不同地方的「鄉下仔/打工妹」,除了帶來廉價的勞動力和本土市場競爭外,更帶來夢想、熱誠和欲望來城市,這亦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香港的發迹模式。更重要的是,「流動人口」不是死板一塊,他們像「活塞」一樣,能混下去固然名成利就,站不住腳亦可下鄉求去,對於高呼「市場」的人而言,既保持城市經濟競爭力,可減輕對社會福利的依靠。



另一個較少人提及的觀點,是「流動人口」對房屋市場及本土年輕人的影響,均帶來「不可測的結果」。「流動人口」帶來租務需求,初來報到的打工仔/妹不要求豪裝別墅,只求有瓦遮頭,不要輕視這種「單身宿舍」影響,不只是刺激租務市場,更「曲綫地」提升本地年輕人口的競爭力。



我們熱愛的日韓劇,那些男女主角(除了大富大貴角色外)的愛慾生死,大多以「蝸居」為場景,一個狹小的居所,帶來的是獨立生活訓練(嶺南大學提倡的博雅教育,亦堅持學生有離家獨立的舍堂生活)、提供了有血有肉的人生(試想像一家四口擠在四百呎的公屋內,二十六歲的男生如何與女朋友溫存?)、更為輕飄飄的生活,帶來一點壓力、推動力(不食不穿仍要交租吧!)



老一輩盼仔女做「裙腳仔」



甚麼「啃老族」、「月光族」、「尼特族」等,都可稱為「小飛俠現象」,拒絕成長、不願獨立離開自己「安全地帶」,第四代香港人,面對近年的經濟滑落,社會流動性不足,工作沒保障,索性長居父母身邊,加上老一輩的香港人均對置業致富有「迷信」,寧願仔女留在自己身邊,慳租儲首期,亦不鼓勵他們獨立生活,帶來不少廿多歲的「裙腳仔女」。



除了這些「內部」因素,香港的租務市場亦欠缺年輕的「單身宿舍」。在私人房屋市場,所謂的「上車盤」都以二人單位為目標,上層影響下層,租住的單位亦是以二人「小家庭」為起步點。天方夜譚地想,如果香港有更多的「流動人口」比例,亦可「活化」這種單身居所的供應,降低門檻令更多青年人能一嘗青蔥的獨立生活。



可憐是我們年輕人,沒有客觀條件,亦沒有思想啟蒙,幾年美好的青春,未曾開始就胎死腹中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