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09/06

堵塞於中產隧道中的「失落第四代」?

2009-11-13 明報加西版(溫哥華) D13, 世紀, 世紀.文字江湖

自社會學者呂大樂提出了四代香港人論之後,關於下一代能否上位,即他們能否踏上社會流動的康莊大道,出人頭地,便成了人們視野中世代之爭的支配性意象。然而,自己常常狐疑,這套源自戰後嬰兒,且散發濃厚經濟上位意識的世代哲學,到底在何程度上,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近年此起彼伏的新世代不滿之聲呢?有趣是,近月兩場討論告訴我們,新世代之形貌仍不容易掌握。倒曾行動和蔡子強的文章都是好例子。




話說,有報章以「失落第四代」形容發起倒曾的年輕行動者。所謂「失落第四代」,指的是在新經濟形勢下生計不穩、職業前景茫茫和難以上向流動的一代。有趣是,一位倒曾行動者對此形容感到渾身不自在。在phone-in節目中,他說:「唔好講到我咁慘,我有工做」 。節目中,年輕人提出了許多不滿和訴求:曾蔭權下台、普選、菜園村和高鐵問題等,但唯獨重申一點:行動和本人飯碗無關。啼笑皆非的是,一輪牛頭馬嘴之後、談話結束之際,主持人劉佩瓊再度忠告:「無論如何,都希望你盡快搵番份工啦」,而後生仔只能重申:「我有工返㗎!」難以否認,後工業社會底下的年輕打工仔面臨許多問題,但這不等於是那些年輕行動者的自我想像和訴求。同樣的誤解再次出現在蔡子強《第四代人與置業在港島的迷思》一文。話說,在《請特首回答我》一文中,西九龍肥醫生(第四代博客評論人)嘗試替那一phone-in上電台向特首投訴、於中環工作卻未能在港島置業的年輕女醫生(和律師男友)鳴不平。及後,蔡氏發表了批評,重點有二:一,今天交通配套不若從前,人們往還新界和港島理應十分方便,故不必執著於港島置業(所謂迷思); 其次,彈性資本主義下,新一代收入難以長期穩定,故年輕人不該繼續懷抱花大筆收入供樓的「購屋信仰」。然而,鳴不平的肥醫生真的懷抱這套「信仰」嗎?



也許蔡先生不知道,《請特首回答我》在第四代人中間引發強烈共鳴。文章沒有把家的問題窄化為純粹「能否置業」或「是否交通方便」的面向,這兩者訴諸的不過是收入和速度。恰恰相反,文章挖深一層,詰問城市空間資源的分配是否公平,以及人們為何不在自己長大及工作的地方紮根。跟蔡文著眼的不同,文章提出了社會公平、土地情感和停留紮根等視野。他寫道:「他們可能在香港島成長,在香港島肄業,結果換來的,竟然就是撤出香港島搬入新界的呼籲。我明白男兒志在四方,以四海為根,以全球為家……但在土生土長的地方建立一個安樂窩……究竟有什麼錯?」又一次,面對新世代,人們總是捉錯用神。



話說回頭, 強調上位、流動及個人成就等元素的世代論,其邏輯根本就是一套中產階級意識形態。世代論的原型其實是一條隧道,讀者可在《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》一書中找到。此一邏輯把社會想像成一條隧道,而正在塞車的司機由於看到另一條行車線的汽車可以向前移動,遂感到有希望,並產生自己也可以走出隧道的樂觀情緒。正因這份容忍,社會在面對差距和裂縫時才不致陷於敵對。說穿了,今天人們根據的正是這一流動理論,故人們的不滿和怒吼當然是源於隧道遭堵塞了,所謂「失落第四代」是也。因此,要聽清楚第四代人的聲音,就得先去除那套以上位為中心的中產投射。



如果社會仍被想像為隧道的話,那正在堵塞的第四代行動者所關心的並非流不流動,而是詰問:為什麼不搭公車而使道路面積可以更公平地分配、減少廢氣排放?何以隧道口設在豪宅區?何以這條隧道寸草不生、缺乏社區和歷史關懷?為什麼我們不團結起來抵抗而重訂遊戲規則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