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09/06

香港面對兩代之爭

2010-01-06 香港商報 A07, 商報論壇, 港事講場, 楊漢群

近年,香港的社會運動一浪接一浪,這些運動針對的議題不同,但都有一個共同點:年輕的面孔。運動的參與者很多都是1980年至1989年之間出生的青年,一般稱為「八十後」。近年「八十後」日益活躍,凸顯了兩代角力的局面。




「青」 字打出頭



目前,在高樓價、人浮於事、社會上升階梯日窄的大環境下,香港青年面對的,是安居無期、成家無望、事業前途不明朗這類最基本的人生問題,這在近年的流行文化和城中熱話中多有反映。道出青年心聲的歌曲如《一事無成》、《邊一個發明了返工》、網上「許文彪」短片、年輕醫生、律師買不起樓的電台「烽煙」等,正好印證了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9至2010施政報告第88點中提到青年「無奈和鬱悶」的心態。過去香港曾有「工字不出頭」的說法,今日已是「青」字不出頭了。不甘坐困的青年要「打出頭」,很容易會將矛頭指向掌控建制的上一代。



兩代衝突角力



「八十後」不滿現行建制,是可以理解的。現時主導香港的人,主要是上世紀50年代出生,70年代投身社會的一群,泛稱為「第二代」(可參看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呂大樂教授於2007年發表的《四代香港人》一書)。「第二代」對香港有過貢獻,然而,隨着世界、中國、香港的變遷,他們在一些重大問題上,每每應對乏力和失誤頻頻。1997至1998年金融風暴及隨後數年的經濟衰退、2003「非典」疫症、教育政策混亂、社會上最大既得利益者貪得無厭等,「八十後」在成長路途上看在眼裏,「第二代」給他們的印象,就是只懂死抱既得利益,卻無法為香港開創新局。「第二代」的無德無能和不合時宜,就成為「八十後」的集體記憶。



「第二代」和「八十後」的矛盾,也表現在生活上的追求。「第二代」生於物質較匱乏的時期,心理上追求無限財富和片面經濟增長;「八十後」生於香港最富裕的年代,精神思想上有更高的追求,這在一些追求社會公義的運動上如保護古蹟、環保、反對盲目發展、揭露地產商的不良建築及售樓手法、支持菜園村不遷不拆等議題上,都有充分反映。掌控建制的「第二代」不明所以,一味哼着經濟發展、財富增值、加強競爭力等老調,形成兩代人精神思想上的巨大鴻溝。



至於「第二代」眼中的「好」,在「八十後」看來,也每多負面。例如「第二代」的「有樓階級」一向以為「樓價升代表經濟好」,「八十後」卻是「樓價升代表永遠無屋住」;「第二代」認為發展經濟就可以令整個社會得益,但「八十後」看到的卻是社會財富大幅增長的同時,貧富日益懸殊,而自己成為無產階級的機會又遠遠大於晉身為中產階級,極可能變成社會上的失敗者,永遠承受「第二代」對他們「一代不如一代」的訓斥。



面對這個困局,「八十後」會問:「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只是出生較我們早、機會較我們多而已,但如此品德、如此才幹,憑什麼領導香港?憑什麼永遠騎在我們的頭上?我們為什麼要永遠忍受他們製造出來的不公不義?」「八十後」發覺再不起來向「第二代」這群老而不「說不」,自己和香港的前途都會完蛋,為己為港,自當奮起。如此,兩代之間出現衝突和角力,也就自然不過。



勿低估青年動力條件



現時,「八十後」雖然無權無錢無勢,卻無損他們的抗爭動力和條件。第一,青年有使命感,不忍香港繼續沉淪,這是理想和感性的動力。第二,隨着年紀漸長,青年所面對的安居難、成家難、就業難、無出路等重大人生問題日見尖銳和迫切,他們的內心也更為焦急,抗爭的動力也更大。第三,青年沒有基礎、沒有包袱、沒有出路,抗爭成本比已屆中年的中產人士低很多,故青年的「沒有」,就成為「更激」的條件。第四,青年日益懂得利用日新月異的網絡和通訊科技發動輿論和組織動員,壯大影響力,這是工具的條件。第五,比「八十後」年輕的「九十後」青少年,日漸懂事,不滿、不安的情緒也正在醞釀,反對現行建制的青年必定源源不絕,這是年齡和人數的條件。有這些動力和條件,青年絕不是建制中的權力和金錢所能輕易擊倒的。



兩代之爭已經擺在香港面前。「八十後」看不起、也不會跟從「第二代」所定的遊戲規則,故「第二代」所面對的,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競爭模式。「長江後浪推前浪,一代新人勝舊人」,經常強調老舊一套「競爭力」的「第二代」,有能力和智慧面對「八十後」全新形式的競爭嗎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