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09/06

我們這代人

2010-01-05 信報財經新聞 P36, YZ世代, 小喱

「四代香港人」,呂大樂寫過、曹仁超講過,我也想分享我的一點看法。




這是一個什麼都有的年代。如果說上一代人只要拚了命讀書就能成功的話,這代人的遊戲規則已經轉變。



以前看書是學習,也是娛樂。孩子愛看書,正因為選擇太少。這代人物質太豐盛,娛樂方法也多。單說坐車,可以聽iPod、打PSP╱NDS、致電朋友「攝時間」。就是想靜下來看看書,也會有日本漫畫、無記劇集、PPStream等分散注意力。我從小就被媽媽說我「坐唔定」,我就奇怪,那麼多東西分散我的注意力,哪有可能坐得定。



面對着太多娛樂的方式,要抵擋誘惑,抽出身來,難。



總覺得,這代年輕人總少了點靈氣。中學讀到白先勇上課時偷看《琥珀》,也不理老師教什麼量球徑測長度,自看得津津有味。我不禁馳想,那年代的人,偷懶也偷得比我們瀟灑。



今日的中學生不偷懶嗎?不。上課玩PSP,偷看新一期EXAM連載,偷發諸如「BB我愛你」等肉麻短信,盡皆俗不可耐。



這不能全怪年輕人。我把以上種種「好東西」塞給白先勇,他也一定會覺得電腦遊戲比較吸引。我敢寫包單,愛文學的白先勇也一定為《金庸群俠傳online》着迷,誰都覺得「連機」打Winning Eleven緊張刺激,問題是少年人一定未夠慧黠看清事情的長遠價值,中伏是理所當然,要問的問題是我們今日要如何避免中伏。



我們這一代想要成功,先決條件是擁有抗誘能力。只有能夠抵抗眾多娛樂誘惑,我們才有最基本的、自我增值的籌碼。



從精煉到「派膠」



以往的人學一門學問,認真研究便足夠;這一代人,每日都被不同資訊轟炸,要先從眾多聲音中理清脈絡,才能開始認真研究。古人讀四書五經,聖賢之道,勝在字字珠璣。今人迷失在浩瀚網海,報章厚如枕頭,高登論壇淪陷在「膠已派」、「酒已賜」等無聊回覆之中。



人們一看到長上少許的文章,「好悶呀」、「嘩,咁長唔睇」等回覆此起彼落。於是我們變成了口號式的一代,只喜歡看point-form,只喜歡嬉笑怒罵,因為我笑你,我寸你,我鬧你,只需將自己放於道德高地,毋須跟你認認真真、實事求是地討論下去。



在眾多雜訊之中,要以理性認識世界,實事求是地獨立思考,又是一難。



改變遊戲規則



不是埋怨,不是自鳴清高,而是想指出一點:社會進步了,環境變化了,今天我們需要的是另一種能力,玩的是另一種遊戲規則。



從前有個共和國家,每年都要建不少高塔。這些高塔原本是由所有民眾合作建設的,大家無分彼此,一起思考,大家都會算角度,計重量,大家都能看到整座高塔的意義,大家都是偉大的工程師。但有一日暴君成功入侵,命令將所有工序細化,命令一班奴隸各自負責建築不同工序。於是擔泥的,只懂得擔泥,眼中也就自然只有那一坨泥。整套智慧集中在那一小撮最上層的建築師當中。



於是擔泥的繼續擔泥,他的兒子也將繼續擔泥,他的孫子也將繼續擔泥……今日,奴役我們的則是金錢、觀念、規則。



且看大學選科,單單商科已夠狹窄,還要分拆成各種主修如管理、市場營銷、金融、資訊系統、風險管理、計量分析……經濟上的效率是提升了,我們擁有更多所謂專才,但學生們要看到全局就更難,眼光也就更狹窄。



我認同division of labor與specialization的理念,但在這樣一套規則下,我們要做得更多,才能脫離奴隸的身份。



我們社會現代化了,現代化到了一個地步,由我們出生那天開始,已有太多既定的路讓我們走,已有太多細化的工作準備讓我們做:考好學能測驗、考名校、上大學、讀醫讀法讀商、進大公司、一步一步晉升。不像上一代,他們孑然一身地往香港闖,辛苦是辛苦,但他們是當年的規則設計者,有一份瀟灑,有一份豪氣,有一份遠見,是我們這一代要付出雙倍努力才能學到的。



我們活在太多看起來「設計得很好」的規則中,反而像那些只看到一坨泥的奴隸工人一樣,眼中只有會考、高考、GPA、iBanks……沒錯,一出來社會做事一定是由奴隸做起,這無可厚非,也是理所當然。但就算是奴隸的身份,我們也要有主人的意識——用主人的角度理解規則、改變規則、創造規則,直到有一日我們也變成主人。



主人意識,放在奴性特重的中國人社會中,又是一難。



噪音中尋找真相



上一代人說什麼「多勞多得」,離我們愈來愈遠。在抵達「多勞多得」的遊戲之前,我們得抵抗眾多的誘惑,在芸芸噪音中找到真相,還要用奴隸的身份活出主人的意識……這才僅僅擁有成功的資本而已。



除了語文能力、表達技巧、人際關係這些基本必備的soft skills外,我們更需要思維上的進步和突破。也不是要無病呻吟,我們只是認清形勢,讓我們還年輕、還有熱情的時候,發光發熱:男兒何不掛吳鉤,收取關山五十州! [信]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